璀璨40團圓慶
光陰荏苒,蓦然回首,不覺吾等自員樹林畢業,已匆匆四十年。一段不算短的歲月,讓大夥們在工作方面:從“理髮做工”的歷練始,或在學校,在中山,在聯勤,在部隊,或在任何單位,在歐美,在台灣,在大陸,在退伍後第一次艱辛創業失敗,或……,閱盡人間冷暖,到春秋鼎盛,各霸一方,事業有成。在個人方面:少壯能幾時,鬢髮各已蒼,也從當年英姿煥發,昔別君未婚,兒女忽成行,為人夫、為人父,到如今為人爺,享受天倫的慈祥情境,轉折不可謂不大。經四十年的洗禮,全班同學散居各地,跨足科技界、製造業、文教界、娛樂界…,各領風騷。人生不相見,動如參與商,部分同學已數十年未聚,益加思念之情,遂有舉辦畢業四十週年,擴大同學會之議。
由系長韓尚智領導,會同楊永盛、胡志超、朱祝華、鄭世一等承辦,國外部份由葉用國統籌。研議多次,並遵循大多數同學意見,訂於民國99〈2010〉年8月27至29日舉行三天兩夜之返校巡禮及花東旅遊,視需要而續攤。期間韓尚智與朱祝華往返員樹林,拜會校友會秘書蔡積善(20機)學長,承蒙蔡學長之指點與協助,母校參訪細節終告底定。
27日上午,大夥集合,見面時,許多人已經認不來名字了。一下子,把時間倒回四十四年前台北新生南路報到的日子, 細數大寢室生活,實習幹部,分發部隊,點點滴滴,如影如繪。葉用國即以NYLA公司精心設計校徽 CCIT 30ME Reunion 40th紀念帽分送大家,極為用心體貼。辛培舜以「偷得浮生三日閒,遊走花東醉山間」為人生一大樂事相許。並以曾文正公所云「三樂、三寡」嘉文相贈。所謂三樂者,「讀書聲出金石,一樂也;宏獎人才,誘人日進,二樂也;勤勞而后憩息,三樂也」。所謂三寡者,「寡言養氣、寡視養神、寡欲養精」,向大家獻上誠摯的祝福,至情至性。
九點半大夥,準時抵達大溪員樹林母校,一進校門即看到迎接30期校友蒞臨的歡迎牌,一陣暖流湧入心頭,所謂“少小離家,老大回”的感覺不正是如此嗎?專車直駛中正堂前,院長張將軍、羅主任、碩士班學弟們已在禮堂門口迎接,極為溫馨。院長致詞,放映簡報後,隨即由本系代表嚴興緯就全班畢業後之心路歷程,於各行各業對國家社會之貢獻略作報告。接著參觀院史館,夫人們最感興趣的,便是駐足在畢業生合照前,像核對榜單似的,找出“另一半”,驚嘆聲此起彼落。但很遺憾的,有部份“老公”,因落差太大,竟“落榜”了。
十點半,繞校園一週,學弟們介紹一棟棟校舍,帶回大家當年熟悉的上課活動場景。同學們在四十二年前遷校時植栽的小樹苗,如今已鬱鬱蒼蒼,濃蔭密佈。“…後人乘涼”,大家臉上滿佈着身為“前人”的驕傲。車行至學生宿舍,一樣的衣櫃、一樣的書桌、一樣折得像豆腐般的被子,當年同寢室的室友紛紛在床邊合影。最後大家與院長、主任在蔣公銅像前合影,才依依不捨的揮別孕育我們的母校師長,踏上花東之旅。
中午經中科院鄭世一,吳德錦安排,大家在學校附近品嚐有名的石門活魚,別有一番風味。同學憶起學校餐廳獨特的醬爆鴨,據知現在校方均採外包方式,醬爆鴨失傳已久,甚是懷念!
下午搭乘太魯閣號火車直奔花蓮。好夢中被查票員驚醒,原來是台鐵新上任的列車長,二十餘歲的年輕美眉,青春洋溢,笑容甜美。大夥睡意全消,不經意露出“怪叔叔”的奇異表情。唉!這豈是上了年紀的男人都會犯的錯誤?能讓花甲老翁春心蕩漾,也是美事一樁。兩個半小時抵達花蓮新站,換當地專車遊七星潭、太魯閣、燕子口。夜宿天祥,飲小米酒,晚上大家一起散步,看原住民歌舞表演,共賞峽谷上方的一輪明月後,就寢。
第二天一早,大家走綠水合流步道,鍛鍊腳力,感受立霧溪崇山峭壁峽谷的雄偉壯觀氣勢,及居高臨下的遼闊視野。該步道於山腰依山勢而建,過小橋,穿山洞,或向陽或背光,仰觀奇岩巨石,俯視深谷急流,忽明忽暗,真是氣象萬千,嘆為觀止。續訪萬榮鄉林田山林業園區,前台灣四大林場之一。現雖已停伐多年,然仍保存豐富的自然生態與早年檜木房舍及運載鐵道遗跡,令人發思古之幽情。車行至六十石山,自然的山水庭園,只見車水馬龍,都是趕著來觀賞八九月金針花季的人潮。暑假進入壓軸,金針花卻是開得正艷,翠綠的山野中,滿山遍野黃澄澄金針花海,格外幽靜,美不勝收。回程中,在葉用國精彩幽默的主持下,開起車上同樂會,大家活潑不改搞笑起哄的本事,焉然又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學生時期。
滕清生是班上第一對結婚的,畢業時的結婚金盃依序傳下。但現今如北京人一樣,下落不明,大家不禁議論紛紛。韓正皓,音樂總監。當年蚱蜢李恕權的“迴”;林慧萍的“戒痕”均是其代表之作。說話總是輕聲細語,從容不迫,雖然二年級後轉學,還是一日中正人,終生中正人。其夫人鍾少蘭,亦為音樂人。早年同為電視五燈獎評審,夫唱婦隨,鶼鰈情深,為同學中之典範;王迺寧舉凡做菜、釣魚、攝影、高爾夫皆全方位參與,勇往直前,不改鋼砲本色。
出發前才從舊金山風塵樸樸趕回的賓長暉,身材變形最多,笑容可掬,挺著“八個月的肚子”,簡直就像彌勒佛的化身。楊繼曾從最遠的德州達拉斯排除萬難回來;江之浩為同學會延後月餘返美,難能可貴;嚴興緯休假三週,自大陸河南回來,每日不忘遙控工作,精神可佳;劉森源還在一邊教書一邊撰寫台大博士論文,努力不輟的向學精神,令大家肅然起敬,夫人正精挑博士袍,為夫婿加油;張晉瑞每年十月自美返台給父親祝壽,這次為同學會提前回來慶祝,也真難為他了;徐少震自澳大利亞來,趕上續攤;張吉利話說異地他鄉的故事。
夫人們聚在一起,就像好久不見的朋友,熱絡起來,閒話家常。原來夫婿都有共同的剛毅耿介特質。作為軍人之妻,必具超人的涵養與忍功,多年下來還能“存活”,也頗惺惺相惜!
晚餐在台東縱貫線附近的“G九屋”,因無行程壓力,大家盡情暢飲,把酒言歡,氣氛嗨到最高點。時間在杯酒嬉鬧中流失,茫茫然,近餐館打烊時分,始登車離去。夜宿東河休閒農場。胡志超額外囑咐廚房備妥宵夜,又提供飲料續攤,細心張羅,盛情感人。東河休閒農場有豐富的農業、森林、溪流生態,漫步在結實累累,信手可擷的柚子、檸檬等水果叢中,別有一番滋味,真是人間仙境。
第三天:至登仙橋餵食野生獼猴,一番情趣戲猴玩。接著遊三仙台,主要由一座離岸的小島和珊瑚礁組成,島上有三塊巨石,相傳呂洞賓、何仙姑和李鐵拐登臨此島而得名。小島以跨海紅色八拱橋與台灣相連。大夥登島近中午時分,豔陽高照,氣溫破錶,一個多小時下來,不管帥哥也好,美女也罷,莫不汗流浹背,媚力全失,為此行最辛苦的一段震撼教育。隨著車往北行,再遊歷了八仙洞、北回歸線、石梯坪、芭崎等景點,欣賞瞭望東海岸的美景,太平洋的壯闊。歡樂的美好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,三天的花東之旅不覺已近尾聲。
參加40年團圓慶 --返校,花東之旅及續攤的同學有韓尚智伉儷、胡志超伉儷、楊永盛伉儷、葉用國伉儷、韓正皓伉儷、王迺寧伉儷〈拍攝許多精彩影像放於其部落格,供大家瀏覽〉、劉森源伉儷、吳德錦伉儷、王宗華伉儷、朱祝華伉儷、鄭世一伉儷、滕清生、羅建國、呂增乾〈熱心為大家拍攝MTV〉、江之浩、嚴興緯〈已將大家拍攝的影像放在youtube及Picasa上〉、張晉瑞、賓長暉、楊繼曾。未能全程參加的同學有劉龍辰、辛培舜、張吉利、張華興、徐少震、王憲及呂增乾夫人。儘管黃奕群,臧作謀,陳式章,翁永健,鄭國鈞,嚴繼先,孫建平,劉應松幾位同學,因故未能參加,電話中向大家表達問候之意。
存著感恩的心,帶著滿滿的祝福,留下美好的回憶,共同相約來日再見!
◎ ◎ ◎ ◎ ◎
以下佳言詩句為本班同學創作或引用者,在此登錄分享:
「大溪車馬日漸喧,嶺上育才深林間;過往昔日論兵劍,舊地探幽蒼滿天;用國細心贈佳帽,祝華邀集非等閒;尚智運籌絞腦汁,興緯光碟意悠然;解甲歸田淡明志,世俗名利擺兩邊;健康快樂不能忘,遇事不怒長壽篇;回歸自然止至善,含飴弄孫壽延年。」 ~ 辛培舜 ~
「歲寒三友松竹梅,環視宇宙傲春秋,異地相遇同相持,但願青翠共長久。」 ~ 辛培舜引用 ~
「勞燕分飛四十年,中正嶺上同窗還;三十機械相見歡,情同手足憶從前;環肥燕瘦比當年,把酒敘舊慶團圓。」 ~ 朱祝華 ~